韩愈

韩愈

所属朝代:唐代

韩愈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祖籍昌黎郡”,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大臣,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秘书郎韩仲卿之子。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行军司马,从平“淮西之乱”。直言谏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宦海沉浮,累迁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郡伯,并从祀孔庙。韩愈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倡导“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写作理论,对后人具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韩愈的诗词作品

  • 和李相公摄事南郊,览物兴怀,呈一二知旧

    唐代 · 韩愈

    灿灿辰角曙,亭亭寒露朝。川原共澄映,云日还浮飘。
    上宰严祀事,清途振华镳。圆丘峻且坦,前对南山标。
    村树黄复绿,中田稼何饶。顾瞻想岩谷,兴叹倦尘嚣。
    惟彼颠瞑者,去公岂不辽。为仁朝自治,用静兵以销。
    勿惮吐捉勤,可歌风雨调。圣贤相遇少,功德今宣昭。

  • 原毁文言文及翻译

    唐代 · 韩愈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闻古之人有周公者,其为人也,多才与艺人也。求其所以为周公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就其如周公者。舜,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周公,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是人也,乃曰:“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

  • 琴曲歌辞。别鹄操

    唐代 · 韩愈

    雄鹄衔枝来,雌鹄啄泥归。巢成不生子,大义当乖离。
    江汉水之大,鹄身鸟之微。更无相逢日,安可相随飞。

  • 嘲鲁连子

    唐代 · 韩愈

    鲁连细而黠,有似黄鹞子。田巴兀老苍,怜汝矜爪觜。
    开端要惊人,雄跨吾厌矣。高拱禅鸿声,若辍一杯水。
    独称唐虞贤,顾未知之耳。

  • 晚泊江口

    唐代 · 韩愈

    郡城朝解缆,江岸暮依村。二女竹上泪,孤臣水底魂。
    双双归蛰燕,一一叫群猿。回首那闻语,空看别袖翻。

  • 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李程也)

    唐代 · 韩愈

    盆城去鄂渚,风便一日耳。不枉故人书,无因帆江水。
    故人辞礼闱,旌节镇江圻。而我窜逐者,龙钟初得归。
    别来已三岁,望望长迢递。咫尺不相闻,平生那可计。
    我齿落且尽,君鬓白几何。年皆过半百,来日苦无多。
    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譬如亲骨肉,宁免相可不。
    我昔实愚蠢,不能降色辞。子犯亦有言,臣犹自知之。
    公其务贳过,我亦请改事。桑榆倘可收,愿寄相思字。

  • 题张十一旅舍三咏。蒲萄

    唐代 · 韩愈

    新茎未遍半犹枯,高架支离倒复扶。
    若欲满盘堆马乳,莫辞添竹引龙须。

  • 琴曲歌辞。龟山操

    唐代 · 韩愈

    龟之气兮不能云雨,龟之枿兮不中梁柱,
    龟之大兮只以奄鲁。知将隳兮哀莫余伍,
    周公有鬼兮嗟余归辅。

  • 和李司勋过连昌宫

    唐代 · 韩愈

    夹道疏槐出老根,高甍巨桷压山原。
    宫前遗老来相问,今是开元几叶孙。

  • 贺张十八秘书得裴司空马(或作酬张秘书因骑马赠诗)

    唐代 · 韩愈

    司空远寄养初成,毛色桃花眼镜明。落日已曾交辔语,
    春风还拟并鞍行。长令奴仆知饥渴,须着贤良待性情。
    旦夕公归伸拜谢,免劳骑去逐双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