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帝是清朝历史上一位执政时间仅有13年的皇帝,然而他所取得的政绩和不受欢迎的理由却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在他的短暂执政期间,雍正帝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整顿官员贪污、加强军备、修复水利工程等,为国家复兴做出了积极贡献。然而,因其采取专制措施,限制言论自由,剥夺贵族特权等做法,导致其受到民众的不满和抵触。从政绩与不受欢迎的理由来看,雍正帝的执政使他在清朝历史上占据了一个独特的地位。
大家知道,雍正从他爹康熙帝手里接了一个烂摊子。最突出的问题是,整治腐败,国库空虚,皇亲国戚、士绅权贵阶级无恶不作,贪占国家资源,弄得百姓日子艰难,民不聊生。为此,雍正上位后,就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率先在山西抓了火耗归公试点,逐步在各省陆续推广并实施。从此,“火耗”正式纳入清朝政府的财政收入。火耗归公就是把征收火耗银公开化、合法化,变暗收为明收,变乱收为按规定征收率,从而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阻止了地方州县官员贪腐。同时也树立了中央权威,减弱了地方财政权。从而改革税制,打击贪腐。
大力推行摊丁入亩。摊丁入亩说白了,就是对百姓以家庭人口数征收的人头税,改为以家庭田产数目来征税。取消了天下百姓的“人头税”,从经济上舒缓了民众的负担。还全力实行了“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废除贱籍”、“改土归流”等等强有力的改革。
这些改革严重地触碰上层社会的利益,“火耗归公”得罪了所有的官员,“摊丁入亩”得罪了所有的地主,“官坤一体当差,一体纳粮”得罪了所有的权贵士绅阶级,“改土归流”得罪所有的西南地方权贵势力,等等。
雍正帝以大无畏气魄向强大的士绅权贵阶级全面开炮,按理说应该让他名垂青史,留芳千古。但偏偏是遭到了无情诟病贬低抹黑,因为士绅权贵阶层把持着社会上大部分资源,历史由他们书写,所以雍正帝注定被他们妖魔化,注定被质疑继位的合法性,注定被说成“凶残寡恩”,注定被用“血滴子”来说他的黑暗与恐怖。
明朝首辅张居正推行以摊丁入亩为主的一系列改革,虽然造就“万历中兴”,但是他死后,遭受了被士绅权贵阶级强力反扑,落得个被掘墓鞭尸夺谥之惨局。
而雍正帝的13年是全面开花,坚持与士绅权贵阶级斗、与兄弟们斗、与权臣年羹尧、隆科多斗、与准噶尔游牧帝国斗;还设“军机”、建“密奏”、搞“文字狱”,啃的都是硬骨头,得罪的都士绅权贵,不受诟病贬低抹黑岂不不正常!
更多精彩,请关注【下午历史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