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评价被广为传颂的康熙皇帝:从电视剧的美化到真实历史的客观审视

康熙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卓越的君主之一,担任皇位达六十一年。然而,我们对他的印象却往往来源于电视剧中对其形象的美化。如今,通过对康熙皇帝真实历史的客观审视,我们能够得出更准确的评价。康熙皇帝的才干与领导能力,他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所做出的伟大贡献,以及他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是我们重新评价这位被广为传颂的皇帝的关键所在。

康熙皇帝,是清朝最有作为的皇帝,但是我认为不是中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在中国历史上,我国共有494位帝王,能够称得上"千古一帝"的,不会超过五个,如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汉光武帝、明太祖。我认为康熙在历史上甚至连杰出的帝王都算不上。下面我用康熙的6个小细节来说说他为何不配。重新评价被广为传颂的康熙皇帝:从电视剧的美化到真实历史的客观审视

部分学者认为康熙是"千古一帝",庙号圣祖。那咱们先做个假设,如果康熙多活五百年,我国近代史会不会改写?鸦片战争咱们能胜利吗?

1.《尼布楚条约》丧地

康熙刚亲政不久,就撤了三藩,平定了内乱,特别是拔掉了"吴三桂"这颗大钉子。并且启用施琅搞定了郑氏,台湾岛纳入了中国版图。但是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历史书上记载这是我国第一次签订平等的国际性条约,跟《南京条约》、《辛丑条约》绝不是一趟线。

但是该条约的签订导致了一个直接的后果,之前西伯利亚、勘察加半岛等土地可以说中俄之间还存在争议,签完条约之后,直接就变成了失去。10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就这样被划出去了,而如今我国总共国土面积才960万平方公里。

2.经纬之才白白浪费

俗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康熙年少时身患天花,却自愈,在清朝初期堪称是一个奇迹。而其也不负众望,年少就搞定权臣鳌拜,亲政就干掉吴三桂,一生戎马南征北战的次数不少。但终究还是沿用"满人治国"的策略,让无数汉人没有鲤鱼跳龙门的机会。

3.错失古代第五大发明

康熙年间的戴梓发明了"二十八连珠火铳",这可是连续发射的"机关枪",可惜康熙尽然听信谗言,将其流放,结果该"冲天炮"就这样被弃之不用。明朝官方就已经建立了"神机营"队伍,到了清朝也没发光发热。康熙甚至说过"满人是马背上的民族,专靠弓箭、刀枪杀敌,不应该去学新技术而忘记了老祖宗留下的本钱"。实在是贻误了时机,耽误了发展。

4.开海又禁,闭关锁国的夜郎自大

开海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做海上贸易,无形之中就有利于商品的流通和技术的传播。康熙刚开始时是同意开放的,也就怪他当皇帝的时间太长,到康熙40年左右,又颁布了禁海令。直接的结果就是到清朝末年,我国都没有一张世界地图,所有的地图上还是以中国为中心,犹如井底之蛙管中窥豹。

5.文字狱盛行。

可能是满族人自知文化水识比不上汉族人,所以就强行禁锢思想,科举制度用党八股文,外加盛行的文字狱。让无数读书人苦不堪言。著名的戴名世案,因为自己写了一部明史,直接被康熙诛三族。

6.只打内战,不扩疆土。

我们知道千古一帝的"秦始皇"统一了六国,而汉武帝在位期间则直接把汉朝疆土从300多万扩充至600多万平方公里。而康熙,虽然打仗无数次,可范围终究是局限在国内或者是边境。未曾有过一次扩疆拓土的行为。

康熙皇帝在位长达61年,其历史事件还有很多很多。但是从政治上、文化上、经济上、外交上等方面来看,他都称不上是一位有为的帝王。

反观其同时期的他国帝王,比如俄国的彼得大帝,法国的路易十四。彼得大帝被"无产阶级伟大导师"恩格斯称为"一位真正的伟人"。路易十四的在位期间直接让法国成为当时欧洲最强的国家。康熙呢?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放眼望去,心有多大路就有多长。当一只生活在猪圈里的猫自以为生活的很好时,其实连头猪都不如。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