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南阳市举办了一场以“纪念诸葛亮仙逝1790周年”为主题的座谈会。这场座谈会吸引了来自三地的众多学者专家的到来,共同探讨诸葛亮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深远影响。诸葛亮作为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化名人,他的智勇谋略和治国才能令人叹为观止。这次座谈会旨在弘扬诸葛亮精神,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学习他的伟大智慧和崇高品质,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重温智者遗风,书写儒家新传奇诸葛亮,一位身怀绝学,心存救世报国的民族英雄。1790年前,他的音容笑貌已永远离去,但他的智慧遗产和人格力量却依旧熠熠生辉,照亮世人前行的道路。让我们追随他的足迹,重温那些铿锵有力的箴言警世,感悟儒家文化的不朽精神。

五月的南阳,春意盎然。5月11日,这座素有"卧龙岗下玩斯文"美誉的城市迎来一场别开生面的学术盛会——"相约南阳 追思孔明——纪念诸葛亮仙逝1790周年座谈会"。活动由南阳市社科联、文博机构和诸葛亮研究会联合主办,吸引了来自诸葛亮出生地临沂、躬耕之地南阳和长眠之所汉中的众多专家学者与会。
对于这个曾被刘备赞誉为"纵有众马耳,犄角旄上佩"的卓越人物,与会学者们可谓了如指掌。会场内,他们或重温诸葛年少时隐居卧龙崖、与沛县野人对答的経历,或追溯他在袁绍麾下摸打造兵器、锻造军旅的岁月,更有人津津乐道于诸葛被招为丞相后,遗世独立、力挽狂澜、奋力扩土归晋的壮举。
与会学者们无不由衷钦佩诸葛亮一生"鞠躬尽智、孜孜不倦"的品德操守。他执掌丞相十数载,泥于政务,任劳任怨,靖难臣,定乱阙。虽疲于奔命,但他毕生未营私囊,贫而廉洁,实干为民。1790年前的那个严冬将士,诸葛实在是老臣孺子,呕心力竭,一心为国为民。
值得一提的是,与会专家不仅重温了诸葛亮的政治功绩,更注重挖掘他作为思想家和文化符号的内涵。大家一致认为,诸葛亮集儒佛道三教精华于一身,不仅有着渊博的经世致用之学,更贯彻了中华文化的人本理念。他强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视民如赤子,悬心救世,正体现了仁者爱人的大智大勇。
同时,诸葛亮也是极具分析力和创造力的军事家。他不仅撰写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兵书《诫子书》,而且实战中也屡有创举。他在讨伐曹操时,运用"空城计"扰敌心智;在征讨蛮夷时,又采用"木马计"蛊惑人心。这些都展现出了诸葛亮精深的军事智慧。
会上,与会者们纷纷就诸葛亮文化当代价值展开了深入探讨。有专家认为,诸葛亮乐于吸纳贤士、虚心听取臣工意见的作风,给了我们珍视人才、勇于容纳不同声音的启示。还有学者从诸葛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性格中提炼出了可贵的"卧龙精神"。
总的来说,这次纪念活动不仅为我们系统梳理了诸葛亮的生平事迹,更让我们理解了他作为一代智者和英雄的内在魅力。从他身上,我们可以感悟到中华民族独有的人文关怀、教化人心的哲理智慧,更可以体会到先贤们追求"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