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是中国历史上以其奢侈生活而闻名于世的一位女性统治者。她拥有数不尽的珠宝,无数的服饰,豪华的宫殿和一大群侍从。她的生活奢侈程度,超乎人们的想象,让世人为之倾倒。
慈禧太后(1835-1908年)姓叶赫那拉氏,满族,安徽宁池道员惠征之女,小名兰儿。不过,她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由最初的镶蓝旗后来抬到镶黄旗。咸丰初年,兰儿由于选秀女入宫,初封贵人,后因为生下皇子载淳,而被封为懿贵妃。咸丰十一年(1861年),咸丰皇帝在承德避暑山庄驾崩,年仅6岁的载淳登基,改年号为“祺祥”,由以肃顺为代表的八大臣辅政,慈禧太后与皇后钮祜禄氏并尊为皇太后。皇后钮祜禄氏上徽号“慈安”,那拉氏上徽号“慈禧”。那拉氏居丧期间住在烟波致爽殿西暖阁,又称西太后。
咸丰帝
慈禧太后有心机,又有野心。咸丰帝去世后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慈禧勾结恭亲王奕发动北京政变,将政敌肃顺集团打下去了,获得了两宫太后垂帘听政的权力。慈安太后缺乏才力,比较木讷,而且小皇帝也不是她生的,便处处让着慈禧太后,名为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实际上是慈禧一人独裁。同治、光绪两帝都是傀儡,慈禧太后实际统治中国47年,将近半个世纪。
慈禧太后对内一切从个人利益,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对外色厉内荏,朝三暮四,投降卖国。特别令人诟病的是,在晚清江河日下的情况下,慈禧太后贪图享乐,生活极度奢侈。具体有哪些方面呢?
一、吃。慈禧太后吃的菜达百种以上。燕窝、熊掌、鹿筋、鱼翅、海参,是常吃的,其他的有清汤鱼翅、蒸肉掌、鸡肉饼、香肉、白菜煨肉、樱桃烧肉、竹笋炒肉、红白肉丸、炖煨鸭子等。每餐3大桌。菜饭由太监用食盘端入。盒是绿色的,其中可放两个大碗4个小碗,都画有黄底绿龙或写有“寿”字。在宁寿宫御膳房中,供她使用的金、银、玉餐具有1500多件。
二、穿。慈禧太后常穿黄缎袍,上绣粉红大牡丹花,花髻上满是珍宝。头左边垂挂珠络,中间盘着粉红牡丹,都是宝石配成。颈项下的披肩,好像渔网,缀以3500粒珍珠。每粒大如鸟蛋,闪闪发光。左右手戴玉镯各一,左右手指都罩着尖尖的戒指几枚。鞋上有串珠,镶以各色宝石。
三、乘轿。慈禧太后六十圣寿,正是甲午战争之时,光绪皇帝率王公百官到皇极殿庆贺,典礼极隆重。慈禧太后出宫坐64人抬的轿子,路过各处,均有景点。结彩燃灯,陈设极其华丽。扶鸾的仪校穿着五彩衣,光绪步行前导。前又有王公2人,每人持如意一柄俯首退后引行。
慈禧出行图
四、洗澡。每当慈禧太后要洗澡时,先由太监把澡盆、水、毛巾、香皂、香水等物品准备好,送到太后的寝宫门口,再由宫女把这些东西送进寝宫。倒好水后,才请太后宽衣入浴。侍候太后洗澡的是四个经过严格选拔和专门训练的宫女。洗澡的时候,由这四名宫女分别站在太后的四周,然后由其中一名领头的宫女拿起一叠毛巾(共有25条)放入水中,浸透以后,先捞出四条,双手拧干同时分给其他三人,当即一齐打开,平铺在手掌上,然后轻轻地给太后擦拭着胸背、两腋及双臂。太后每洗一次澡要用去一百条毛巾,因为毛巾从水里捞出来后,她就不允许再放回到水里,故用一次就要扔掉,以致她每洗完一次澡后,澡盆里的水都干干净净的,看不见半点污垢。
五、住。慈禧太后为了给自己祝寿,修建储秀宫、颐和园等,耗费银子1000万两以上。慈禧太后的住处,屋宇深邃,窗户装玻璃。做工精细,五色缭绕,令人目眩。锦幔低垂,里面陈设,外面不能窥见。睡觉时,慈禧太后有宫女为她捶腿,一直到她睡熟。太监侍立回廊,名曰坐更。睡醒后,慈禧太后要喝一盅人奶,练八段锦,然后离床漱洗。内监揭开绣花窗挡。这时外面有人大喊:“老佛爷醒了!”听到喊声,内监鱼贯而入伺候。
六、爱好。慈禧太后喜欢看戏,喜欢写字、画画。她临摹法帖,写小楷。每次作画总是现出不满意的样子,放下笔就说:“坏了!一旁的太监须交口称赞,让她高兴起来才画成一幅。画兰竹,寥寥数笔而已,然而设色布局必苦心经营。她见光绪英语进步快,也想试试,但学了不到两周,就放弃了。
七、陵墓与陪葬品。慈禧太后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病死,终年74岁,葬于清东陵。据于善浦《慈禧陵墓》记载,随葬品“据内务府簿册所载”,殓入棺材的有玉器82种和大量稀世珍宝。她穿的寿衣“仅金丝串珠丝绣礼服和外罩绣花串珠褂两件,就用了大珍珠420粒、中珠1000粒、一分小珠4500粒、宝石1135块。”“慈禧胸前佩戴着两挂朝珠和各种配饰用珠800粒、宝石35块。另外还有串珠九链,围绕全身。……”慈禧太后棺椁下面还有一口井,也存有大量珍宝。该文记述慈禧太后随葬品的篇幅,足有4页16开纸。1928年,国民党的一位军长孙殿英把慈禧太后的陵墓炸开,挖出随葬品有大量朝珠、九龙宝剑1柄、翡翠西瓜1个……
总而言之,慈禧太后祸国殃民,生活穷奢极欲,弄得民不聊生,国库空虚。可以说,清朝的灭亡与慈禧太后的生活奢侈及所作所为有很大的关系。慈禧太后死后3年,清朝灭亡。
慈禧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