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之无奇不有,可谓为人类的守护者。然而,即便是聪明绝顶的人也难以逃脱疾病的侵袭。诸葛亮智慧过人,却因过度劳累而病逝于五丈原。这个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因为身体的虚弱而最终离世,再次提醒我们,即使再强大的智慧也需要健康的体魄作为基石。
诸葛亮足智多谋,但不可能超越时代。由于当时的一般医疗水平,人的寿命是短暂的,保养与否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一个小感冒,一个小事故(比如割个洞得破伤风,或者被蚊子叮咬感染)都可能要了你的命。就算他知道当时所谓的医学和保健,就当时的医疗理论来说,各种不可思议的“中医”和“中医理论”,虽然都有“医”和“药”两个字,但是也是完全没有什么雏形的中医。他们中的许多人更相信“巫医玄学”,越是理解它,就越是听所谓的“医者”

就饮食而言,现代科学的营养理论和你长辈祖传的“保健理论”往往完全冲突,你无法说服他们。你说吃鸡蛋喝牛奶吃牛肉就好,他们只会给你煮粥!
如果是这种“保健”,我觉得与其说“懂”,不如说“不懂”。
明朝陆戎在《菽园杂记》中看待古代“中医”:
古人以病不服药为中治。盖谓服药而误,其死甚速;不药,其死犹缓。万一得明者治之,势或可为耳。以吾所闻见者验之,中治之说有以也。昆山周知县景星家一妇病腹中块痛,有产科专门者诊之为气积,投以流气破积之剂;又令人以汤饼轴戛之,不效。闻有巫降神颇灵,往问之,云:“此胎气也,勿用药。”信之,后果生一男。南京户部主事韩文亮妻病腹中作痛,按之,着有物在脐左右者。适浙中一名医至京,请诊视之,云是症瘕,服三棱蓬术之剂。旬余,觉愈长,亦以其不效,乃止。后数月,生二男。此皆有命而然,可不慎哉!
古人把不吃药不治疗的病视为“中治”,因为很多人发现越吃药治疗,死得越快;反之,不吃药,不治疗,反而会慢慢死去。
这其实是对古代“医论”和“医”的严重怀疑,因为从陆戎的亲身经历来看,这种“以中为治”的理论可以看作是经过实践检验的,事实是“中医不能救人”。
他还举了两个例子。一个女人肚子里有一个“肿块”。她去找妇产科医生诊断为什么会“积气”。她吃了一堆药,没有用。最后,她发现自己怀孕了,生了一个男孩。这是古代传统医学的实际效果,有时看似有效,有时纯属扯淡,能否治病全靠运气。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古代人用脚投票。他们发现,生与死,长与短,都太偶然了。
根据当时人们的个人实践,既然知道或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健康,与寿命长短并没有很强的相关性,那为什么不让命运顺其自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