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武将和政治家,其一生经历了许多传世佳话,但同时也犯下了不少过错。据历史记载,曹操一生的五大错分别为:强略鲁肃,失守赤壁,误杀吕伯奢,辱汉献帝,兄弟离心。这些错误不仅导致了曹操个人性命的不幸结局,也影响了整个曹魏政权的命运。让我们一起来探讨曹操这位历史人物的传奇经历和不可回避的过失。
曹操是历史上备受争议的的人物之一,有人说是奸雄,更有人说他是治世之能臣,但他生性自信而多疑,这就造就了他一生中犯下五大错,导致妻离子散,辛苦打下的江山拱手于他人。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了他的命运,就是这个的吧。第一错,错睡一人。曹操有个癖好,好人妻,也好将别人的孩子作为养子,比如曹真、何晏、秦朗。在攻城掳地过程中,曹操曾对张绣的宛城垂涎欲滴,张绣畏其势大,拱手让之。
可能因为太顺了,曹操便有点得意忘形,竟然拉来刚刚丧偶的张绣婶婶邹氏入帐寻欢。
张绣怒不可遏,于是起兵突袭,曹操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爱将典韦,都在此役中丧生。
第二错,错杀一人。曹操有一句名言“宁我负人,毋人负我”,戎马一生,刀下总少不了几条冤魂,
但曹操错杀之人,乃神医华佗。华佗有另外两兄弟,他自评医术是三兄弟中最差的,只会浅表之医术,不能医人于无形。
所以当华佗提出要锯开曹操头颅,取出曹操风涎以根治其头疼时,曹操拒绝并怀疑华佗要谋害他,于是杀了华佗。华佗另外两个兄弟不出山,曹操之后的病死与这次没能医治有很大系
那时荀彧都劝说曹操不要杀华佗,但曹操还是坚持要杀,从《后汉书》的记载看,曹操真正杀华佗的原因是,华佗说当年为关羽刮骨疗毒之时,关羽丝毫没有惧怕,曹操觉得受到了羞辱,便把华佗留在许昌,也没让他医治。
时间长了,华佗悬壶济世,岂肯困于一隅,便借口想离开,被曹操怀疑,于是丧命。
所以从本质上说,曹操错杀华佗和后来自己无医可治而病死,本质上是曹操的讳疾忌医和谨慎多疑导致的。
第三错,错留一人,说的便是“大耳贼”刘玄德,当年两人青梅煮酒论英雄。在此之间,吕布被擒杀之时,曾说了一句话,“大耳贼,最无义”,刘备本质上并不是什么忠厚长者,明显存在着逐鹿天下的野心。
在青梅宴上,曹操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刘备忍辱负重、四处奔走多年,一听这话连忙吓得掉下了筷子,因为这句话明显包含着杀意,之后借口打雷被惊掉筷子,宴罢马上遁走。
之后拉起旗子,成为了与曹魏作对的一方势力,如果曹操当时不试探,而是直接杀了刘备,便没有后话了。
所以这次错留,其一是曹操在战略上过于重视对方,其二是在战术上过于轻视刘备。
第四错,便是错放了一人,名曰黄盖。赤壁之战爆发后,周瑜与黄盖联手演了一出“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好戏,以至于《三国演义》中所描绘的后来火烧八百里的好戏。
但据《裴松之注三国志》记载,赤壁之战曹操战败,主要是因为轻敌和疫情叠加水土不服原因。
曹操一生戎马,战功赫赫,可以说,黄盖的诈降确实推动了曹操对孙刘的轻视。
毕竟之前不费吹灰之力,拿下刘表的荆州,孙刘相对刘表,其势相去甚远。所以轻信和轻视是曹操赤壁惨败的真正原因。
最后一个便是错放过了司马懿。史载司马懿是曹操后期出现的谋士,声望盖过程昱、贾诩。
但司马懿在曹操麾下其实并没有太明显的献策记录。其中比较明确的一条是关羽克襄阳、围樊城之时,曹操一度想迁都洛阳以避关羽锋芒,被司马懿劝住了。
司马懿的主要表现在曹操去世后,曹丕和曹睿时期,他可以说完全看着曹家建权称帝,也一手让自己权倾天下,剔除曹真、曹爽等政敌。之后曹魏灭蜀,天下三分有其二。
司马家便在曹魏基础上,建立了西晋政权。
曹操错杀错睡错其实危害性都没有那么大,因为对曹操来说,最重要的是自己一手建立的事业,打下的疆土,哪怕曾经刘备辛苦建立的政权,到最后还是被自己的子孙灭掉了,从来没有对曹魏产生根本性的威胁。
但是从内部生出的祸害,让曹魏政权最终为别家做了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