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让梨的孔融:后来的成就和死因究竟如何?

三岁让梨的孔融,一位让着别人而自己却过得并不容易的孩子。他的成就和死因一直是历史上的一个谜团,人们对他的评价也一直褒贬不一。究竟是什么样的经历造就了他后来的成就?又是什么导致了他的悲惨结局呢?让我们一起探寻这位古代孩子英雄的真实故事吧。

导语:

当3岁的你,光着屁股和李狗蛋抢玩具汽车时,你妈妈一定会跟你说这句话:“我们要懂得分享,孔融3岁就知道让梨了。”

拜各位家长的敦敦教导所赐,孔融的大名几乎无人不知。但关于孔融的故事,大家知道的恐怕也仅仅就只有这个了。

在学校背课文稍微认真点的朋友,大概还记得孔融的一个故事,那就是“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背课文不认真的,打开手机查查吧。)

其实,历史上的孔融是个很了不得的人物,文学领域此时政治领悟都很出色。只是他忠于汉室不被曹操喜欢,所以最后的结局有些悲凉。

Part1

孔融,山东曲阜人。

当我说出这句话时,你一定会条件反射似的明白了点什么。没错,孔融是孔子后人,更准确点来说,他是孔子的二十世孙。

没办法,孔圣人的地位就是这么高。

孔融少年时便十分聪慧,才华出众,受到当时很多名士的赞许。当然,我们的孔融除了谦让,有才华之外,还有一个很大的性格特点——胆子大。

三岁让梨的孔融:后来的成就和死因究竟如何?

当时社会名人张俭被朝廷中长常侍侯览追杀,由于张俭与孔融的哥哥是好友,便逃到孔融家中避难,而孔融的哥哥不在家,才16岁的孔融就自己做主,收留了张俭。

看看这事,你说孔融胆子大不大?

什么?你告诉我一般般?

那你想想,16岁的你,写封情书都羞答答地不敢给人家,别人孔融自己做主收留朝廷钦犯,这可是掉脑袋的事情,胆子够大了。

这件事为什么要单独拿出来说呢,因为这个胆子大的性格特点,伴随了他一生,并且导致了他最后的悲剧结局。

Part2

东汉末年,董卓权倾朝野,想要废掉少帝的时候,孔融当庭与董卓进行激烈地辩论。胆子大吧?别人怕你董卓,我还就跟你杠上了。

董太师怀恨在心,后面稍一暗示,将孔融安排到北海国当国相。

孔融,世称“孔北海”,就是这么来的。

建安元年,一代枭雄曹操,将汉献帝挟持到自己的大本营许昌,正式开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流氓争霸路。

而孔融因为家世和才学的原因,被汉献帝征召到许昌做官。孔融为人正派,忠诚于汉室,很瞧不上曹操的做法,丝毫不给曹操这位权臣面子。有时是冷嘲热讽,有时是当面顶撞。

比如曹操打败袁绍,手下兵将抢掠了袁绍家的妇人女子,他儿子曹丕霸占了袁绍的儿媳妇。(真不愧是父子,爱好都差不多!)

孔融写信给曹操嘲讽“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武王伐纣和妲己这应该都知道,《封神榜》大家都看过,不多解释,周公呢?是武王的弟弟。

这句话啥意思呢?就是周公协助武王讨伐纣王后,武王把美女妲己赐给周公。这当然是孔融瞎掰的,是在讽刺曹操纵容曹丕霸占袁绍儿媳妇的事。

曹操何等人物,甚至比当初的董卓还要威风。不过事实证明,孔融胆子真的大,完全不知道“怂”字怎么写!

曹操比较耿直,不太理解,“虚心”请教这是出自哪里的典故。孔融回信说:“我照着我现在看到的事情,想当然而已,你不必太在意。”

这就有点伤人了,我曹操被按在地上摩擦了。

读书人就是狠,骂人的话,你还以为夸你呢。

Part3

曹操我们都知道,从来都不是什么善男信女。

前面说过,孔融比较敌视曹操,而孔融本身是孔子后人,也很有才学,在当时社会上名声比较大。曹操担心孔融的一些“反动”言论,会造成恶劣的后果,就想借机干掉孔融。

真汉子,有什么说什么,想什么就做什么。

你孔融看我不爽是吧?行,我想办法让你看不到我。

曹操先是指使御史大夫诬告孔融“蔑视国法”,然后又安排一众亲信齐上阵,参奏孔融各种罪名。

最终,56岁的孔融被杀,并株连全家。

真是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结语:

孔融在我们国家基本上算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他在历史上名声很不错,出身圣人世家,才华出众,是“建安七子”之一。他治理地方的时候颇有政绩,不屈强权的个人品德也令人赞叹。只是因为得罪曹操而被全家处斩,确实有些悲凉!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