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拥兵百万,为何只当了42天皇帝?看看他干了什么吧

李自成,一个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却因为领导一场盛大的农民起义而成为了明朝的末代皇帝。他所领导的农民军规模庞大,声势浩大,最终攻入北京,推翻了明朝。然而,他的皇帝之路却并不顺利,只当了42天皇帝就被清军所灭。那么,为何李自成只当了42天皇帝?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在位期间到底干了些什么吧。

1944年,郭沫若经过长期的研究之后,写下了一篇长达两万字的文章——《甲申三百年祭》。

文章描写的主要内容,是当年闯王李自成在42天里拥兵百万,攻入北京,最后却走向覆灭的过程。

毛主席看了这篇文章之后,大加赞赏,立刻要求所有干部认真品读这篇文章。

毛主席说:“必须永远保持清醒与学习态度,万万不可冲昏头脑,忘其所以,重蹈李自成的覆辙。”

李自成拥兵百万,为何只当了42天皇帝?看看他干了什么吧人心所向

李自成的故事总让很多人惋惜。

因为,他明明已经成功的推翻了大明王朝,从农民起义军到皇帝,只有一步之遥。

然而,最终他却没有坐稳江山,反倒成为了历史书上的反面教材。

一个出身底层的人,能够发动一场席卷全国的农民起义,乃至于动摇一个王朝的根基,必定不是无能之辈。

可为什么,李自成的成功和失败都来的如此突然?

在他走入北京城的那42天里,究竟发生了什么,改变了他的命运?

1644年,也就是农历的甲申年3月,李自成率领大军兵临北京城下。

曾经的达官贵人们人心惶惶,四处逃窜,不少官员在绝望之中自杀。

而皇宫之中,更是一片人间地狱的场景。

崇祯皇帝已经无力回天,周皇后选择了自杀。崇祯皇帝担心女儿受辱,于是,他抽出宝剑,刺向了自己的两个女儿长平公主和昭仁公主。

在杀女之后,崇祯皇帝如同疯癫一般,绝望地奔向了皇宫后的眉山,在这里悬梁自尽。

至此,明朝276年的统治结束了。

崇祯皇帝死去的这一天,也正是李自成最意气风发的一天。

他二月从山西发兵,不到两个月,他就一路打到了北京城,不出三天,就全面占领了首都。这样强大的军事指挥能力,不论是谁,都会为之感到得意。

李自成的成功,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明朝已经风雨飘摇,多年来,腐朽的统治让老百姓苦不堪言,饿殍遍野,流寇四起。就连李自成,也是这封建制度之下的受害者,所以,农民们纷纷揭竿而起,反抗命运。

而李自成很快从众多的起义队伍之中脱颖而出,这和他自身的优秀也是分不开关系的。

诸多史料记载,李自成虽出身底层,但他武艺高强,善骑射,有着丰富的指挥经验。

另外,最初他也表现出来了极高的道德水准。

当年,许多起义队伍,其素质和匪徒无异。因为,他们同样会劫掠百姓,欺男霸女。

但李自成显然不同,他对自己严格要求,不贪财好色,不欺压百姓,在杀进北京城的时候,李自成的装束是“毡笠缥衣,乘乌驳马”。

后来,正式进宫的时候,他的装束的换成了“戴尖顶白毡帽,蓝布上马衣,蹑皮靴”。

总之,这一时期的李自成,并不是一个追求物质享受的人,而是真心的想做一番大事业。

他不仅对自己有着极高的要求,同时,也严厉的约束着自己麾下的军队。

当时,李自成的军中有规定:“军令不得藏白金,过城邑不得室处,妻子外不得携他妇人,寝兴悉用单布幕绵。”

这种远超常人的军队素质,立刻让李自成得到了许多百姓的拥戴,所过之处,百姓箪食壶浆。李自成本人也很清楚,民心是最重要的东西。

所以,闯王的军队每到一处,所做的第一件事情,一定是砸开官府的粮仓,赈济灾民。同时,将官府霸占的土地分发给全国百姓,以求让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人人有地种。

这些,是封建时代老百姓最朴素的愿望。

只是,统治者的贪婪,让老百姓连吃饱穿暖这样基本的要求都无法满足。

所以,当李自成从天而降,让老百姓暂时挣脱了封建牢笼时,老百姓对他是发自内心感激的。

富贵景象

那时的李自成,是毫无争议的大英雄。

在各地的百姓之中,很快流传起了一首歌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

百姓们期盼着,闯王能够帮助他们脱离苦海。

因为得到了百姓的热烈拥护,所以,李自成的进京之路格外顺利。

这一路上,他几乎没有遇见过强有力的抵抗。很多时候,李自成的军队还没有到,老百姓就已经抢先控制了当地官府,打开了城门,兴高采烈的迎接闯王进城。

直到李自成走进京城那一刻,他以为,自己已经彻底的成为了胜利者。

他很快找到了崇祯皇帝的尸体,随后宣布将会以皇家的规格将崇祯皇帝下葬,这是为了表现自己的仁德,也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统地位。

而随后,李自成以紫禁城新主人的身份,走进了这座有史以来最富丽堂皇的宫殿。

而李自成的变化,也正是在这一刻发生的。

在李自成刚刚进入京城的时候,因为军纪的约束,所以,军队并没有擅自在城内烧杀抢掠。虽然政权颠覆,但老百姓的生活还算太平,那时,人人都沉浸在幸福之中。

但这样的幸福持续了不到3天,李自成刚到紫禁城,立刻就被里面的荣华富贵迷晕了眼。

他从未见过这样豪华的屋子,这样多的仆人,这样丰厚的金银珠宝。过去,这些东西属于大明朝的皇帝,而现在,这些东西属于他李自成。

李自成很快搬进了武英殿居住,同时,他和他的心腹们开始谋划一场分赃行动。

故宫里的珠宝很快被搬出来,瓜分殆尽,就连那些宫女、乃至于曾经的妃嫔们,也如同物品一样,被分给了随同李自成起义的功臣。

李自成本人也挑选了一众美女,甚至将其中一位窦氏公然封妃。

血染京师

从这一刻开始,李自成亲手创立的那些森严的军规军纪不复存在。

因为,李自成已经成为了规则的背叛者,他开始躺在皇宫之内,纵情享乐,荒淫无度。

3月21日,李自成进入北京城已经三天,大明朝曾经的1000多位官员来到了承天门外,向李自成朝拜。

这是必要的仪式,意味着政权的平稳交接。然而,这些官员们在承天门外站了半天,有些人年迈体弱,在冷风之中昏倒,可是李自成却始终没有出现。

这让官员们倍感意外,因为眼下,稳固政权是李自成最需要做的事情。这些官员正是他日后统治江山的最大筹码,他为什么还不出现,是被什么急事绊住了手脚呢?

而真相令官员们大吃一惊,此时的李自成并没有办什么要紧事,他只是依旧在武英殿内纵情享受,根本没有把外面官员的求见当做一回事。

皇宫内歌舞升平,而皇宫外早就乱作了一团,李自成的大顺军开始在京城之内烧杀抢掠。

他们霸占了曾经属于明朝官员的豪宅,劫掠妇女,抢夺财物,让优伶日日在府中伴唱,有些军人甚至开始杀人为乐。

老百姓没想到,明朝灭亡之后,他们等来的并不是希望,而是一个更加喜怒无常的统治者。

在纵情恣意了几天之后,李自成和他的心腹们开始打起了钱的主意。

他们过去一直生活的很简朴,但现在,他们觉得该到了享受生活的时候。

可是,钱从哪里来呢?

国库里面的金银珠宝早就被瓜分一空,但他们很快想到,大明的官员们手里应该还有不少银子。

3月23日,李自成的部下刘宗敏定制了一大批刑具,他要用酷刑来逼迫明朝官员们交出手中的钱。

那些官员万万没想到,接下来自己面对的,是生不如死的惨象。

他们被统一押到刘宗敏的面前,随后,他们的手指被夹上打有铁刺的夹棍。

刘宗敏要求他们将家产悉数上交,否则,就不断地用夹棍折磨他们,直到他们经脉俱断。

对于个别硬骨头,刘宗敏则直接选择将他们凌迟。

在如此形势下,绝大部分官员选择了屈服。随后,刘宗敏则拿出了一份清单,他根据官员的等级,定下了他们需要缴纳的钱数。

其中,内阁十万,部院、京堂、锦衣卫将帅七万,科道、吏部郎五万、三万,翰林一万,部曹则以千为单位,各有定额。

可是,这样高额的银子,哪怕是官吏,也根本拿不出。对于那些实在交不起钱,无计可施者,刘宗敏将他们活活折磨至死,死亡人数超过了1000人。

而且这索要钱财的风气,很快便不再局限于官员,各地的百姓也要向闯王缴纳钱粮。

如同那些官员一样,不交钱,等待他们的就是大刑。

老百姓相比于官员,反抗的能力更弱,他们成为了刘宗敏酷刑之下的屈死鬼。

在北京,李自成强征的钱粮竟然达到了7000多万两,而此前所谓横征暴敛的崇祯皇帝,也不过征收了2000多万两。

无路可退

但李自成和刘宗敏,很快将要为这样的残暴行为付出代价。在众多被他们酷刑折磨的人之中,有个年迈的老人,这个老人的儿子名叫吴三桂,当时担任山海关的总兵。

刘宗敏不仅折磨吴三桂的父亲,还抢走了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

这激怒了吴三桂,于是他决定引清兵入关,李自成开始走向自己的末路。

当山海关的消息传来,李自成才发觉事情的严重性。

他惊觉,自己手下无人可用,于是只能亲自披挂出征。

可这一次,他没能像以往一样所向披靡,吴三桂和清军联手,大败李自成,李自成仓皇的逃回北京城。

他仿佛预感到了自己的结局,于是,他决定立刻在北京城登基,至少要做一次皇帝。

4月29日,李自成在北京仓促的登基。这本是他期盼已久的,可现在,清军的刀几乎已经逼到了他的面前,所以即便坐在龙椅上,李自成也实在笑不出来。

《清史稿》记载:“贼倚山为阵,图赖率骑兵百人掩击,多所斩获。至是,自成亲率马步兵迎战,又数败之,贼众奔溃。”

清军入关之后,胜利的天平再也没有倒向李自成,接连溃败,连北京城也守不住了。

李自成只能带领残部逃向西安,可是还未站稳脚跟,清军又追了上来,李自成只能南下。

李自成还没有死心,他想要占据江南,作为抗击清军的大本营。

可是,清军很快从水陆两头齐头并进。

李自成只能离开刚刚占领的武昌,再次往东南方向进发。

此时,李自成已经不是在反抗,只是在逃命。

他麾下的人马越来越少,当他走到湖北通山县一带的时候,身边只剩下了20余人。

此时的湖北,暴雨连绵,李自成已经没有退路。他带着这为数不多的兵马逃入了九宫山,泥泞的道路让李自成迷失了方向,忽然之间,一群农民朝着李自成冲了过来。

这些人是当地的民兵武装,他们对于李自成没有什么好感,因为,李自成在北京城的荒诞行为早就已经波及了全国。

农民们认为,李自成甚至还不如大明朝的那些皇帝,他们痛恨眼前的这个家伙。

李自成和他的部将们遭到了围攻,李自成很快就变成了孤身作战。

正当他和一个民兵厮杀的时候,忽然,一个叫做姜大眼的农民从背后袭击了他。

李自成没有防备,竟然就这样被杀死了。

他的一生十分草率的结束,随后,他的尸首被秘密埋葬。

另一边,清王朝开始了在中原的统治,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人们本以为,李自成将是创造新历史的人,谁料到,他只是王朝更替之中,一个可悲的配角。

他原本占有如此巨大的优势,可最后,连曾经最拥护他的农民都站在了他的对立面。

因此,俗话常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李自成就是一个血淋淋的例子。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几百年之后,李自成依然在为后世的人们敲响警钟。

参考资料:

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

彭勇《不及格!李自成在北京的42天大考》

彭勇《为什么李自成在北京只待了42天?》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