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除去了韩信,获得了重大胜利。家中设宴庆祝之际,一位身着孝服的人前来祝贺,庄严而又肃穆。孝服衣裳显得庄重,祝贺的话语却无比真诚。这一刻,萧何心中不免感慨万千,知道这位前来祝贺的人是何等忠诚,是何等心系祖国。是友是敌,一时间难以分辨,但眼前这位人的举动却让他深深感觉到了责任与担当。

韩信
01
公元前196年,汉高祖刘邦带兵出征谋反的陈豨,
吕后坐镇长安召见萧何,申明淮阴侯韩信联合陈豨意图谋反,要求萧何请韩信入宫。
萧何依从,韩信入宫后便被吕后埋伏的刀斧手斩杀。
萧何辅助吕后杀了韩信,除去了汉高祖刘邦的一块心病,
刘邦增加相国萧何封邑五千户,允许相国指派一名都尉率500名兵士作为护卫。
加官进爵的萧何自认为圣眷正隆,所以大摆宴席接待宾客的庆贺。
一时之间,萧相国府上门庭若市,高朋满足,喜气洋洋。
这时候,却有一个人身着素衣白履,声称前来为萧相国吊丧。
萧何大怒。
《史记》记载:“上已闻淮阴侯诛,使使拜丞相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诸君皆贺,召平独吊。”
02
萧何定睛一看,是自己的门客召平。
召平是秦朝时期的东陵侯,后来天下大乱辞官隐居,
在家终日以种瓜自娱自乐,因种出来的瓜甜美,被时人称为“东陵瓜。”
萧何到关中后听闻召平贤明,便召其为幕僚,
召平确实也为萧何出谋划策立下了汗马功劳。
萧何满心不悦地训斥:“你喝醉了吗?”
召平见萧何没有明白自己的良苦用心,说道:“明公不要再高兴了,你马上就要大祸临头了!”
萧何闻言脸色大变,赶忙将召平请入内室。
萧何不解地问道:“先生,我如今贵为相国加封五千户,可谓圣眷正隆,但是我遇事小心谨慎,不敢稍有疏忽。为何您刚才出此言论?”
召平说道:“皇帝陛下南征北战亲冒矢石,而你却在长安安居高座得以加封,我觉得陛下已经怀疑你了。您没看到淮阴侯韩信当年也曾经功高盖主吗?小心落到韩信的下场啊!”
萧何一听,不禁吓出一身冷汗。
第二天,萧何早早入宫等候面见汉高祖,力陈自己无功受禄不敢领取封赏,并请求将自己的家产捐助给朝廷。
汉高祖谦让劝勉之后,欣然接受了萧何的建议,并对萧何提出赞赏。
《史记》记载:“相国从其计,高帝乃大喜。”
英布
03
第二年英布谋反,汉高祖刘邦再次领兵出征,仍旧是萧何坐镇长安。
萧何每次派人将军粮辎重运到军中,刘邦都会问使者:“萧相国在忙什么?”
使者回答:“相国殚精竭虑,爱民如子!”
刘邦听后都默不作声。
使者回到长安如实禀告萧何,萧何也猜不透陛下的心思。
有一天萧何再次遇到召平,便将事情如实告诉了他。
召平说道:“您不久就要被满门抄斩了!”
萧何脸色煞白:“为什么?”
召平说道:“您身为百官之首已经无可封赏,
关中百姓对您爱戴拥护,您也竭力安抚百姓,现在皇帝问您的动向,实际上是怕您在长安图谋不轨啊!
以您的号召力占据关中,百姓归附,陛下将腹背受敌。所以陛下对您不放心。”
萧何问:“那我该怎么办?”
召平说道:“给自己制造些坏名声就可以了,比如强卖老百姓田产,让百姓骂您恨您甚至到陛下那里告您,陛下就会放心了!”
萧何长叹一声:“我怎么能去做贪官污吏呢?!”
但是性命攸关,最终萧何还是听了召平的建议。
汉高祖刘邦得胜归来进入长安,长安百姓纷纷拦住皇帝的车架状告相国萧何。
官员听说百姓要状告相国,于是立即上报了汉高祖。
皇帝亲自接见,老百姓状告相国萧何:“相国强买强卖我们的房产,从中牟利千万之多。”
汉高祖刘邦听了之后心中暗笑:“堂堂相国居然抢夺老百姓财物,真是难成大事,我可以高枕无忧了!”
《史记》记载:“客有说相国曰:“君灭族不久矣。······上所为数问君者,畏君倾动关中。今君胡不多买田地,贱贳贷以自污?上心乃安。”于是相国从其计,上乃大说。”
萧何
04
汉高祖刘邦还是要对老百姓有所交代的。
他叫来萧何,将状告信愤怒地扔给萧何:“当相国的应该多想想怎么为老百姓着想,可是看看你自己干的这些事情!你自己去跟老百姓谢罪吧!”
萧何吓得唯唯诺诺,很高兴地照办了!
不过萧何还是改不了热心的毛病。
第二天萧何清退了所有“霸占”的财产,向汉高祖汇报进展,
顺便向皇帝提出:“长安狭小,上林苑土地广袤,与其荒废,不如交给老百姓来开垦。等老百姓开垦之后粮食由老百姓取走,剩下的秸秆归政府,可以作为牲畜的饲料!”
刘邦一听萧何又在笼络民心,当即大怒:“相国收了商人的钱财,却来打我上林苑的主意!来人,给我抓起来!”
于是相国萧何被戴上刑具打入天牢。
《史记》记载:“上大怒曰:‘相国多受贾人财物,乃为请吾苑!’乃下相国廷尉,械系之。”
刘邦
05
过了几天,汉高祖刘邦心情不错,
身边一名侍卫趁着皇帝心情好,问道:“相国有什么罪,怎么被打入监牢了?”
刘邦微微一笑:“我听说秦始皇时候李斯把功劳都让给皇帝,罪过都留给自己!如今相国收了商人钱财,却来讨要朕的上林苑,以此讨好百姓。”
侍卫当即辩白道:“这就是相国的职责啊!陛下怎么会怀疑萧何接受商人的钱财呢?!
当初诸侯们谋反陛下御驾亲征,如果萧何稍有动作,关中早就易主了!
那时候应该是相国受贿的好时机,而不是现在。
况且秦始皇正是因为李斯谄媚,所以秦朝才失去了天下的。”
刘邦一听,对侍卫的话很不高兴,但是细细一想确实有道理。
于是刘邦命使者前往传旨:无罪释放萧何!
召平的话一切应验,萧何在大牢中终于想通了。
听到皇帝赦免的圣旨,萧何连家都不回,直接赶到皇宫面见皇帝刘邦,诚惶诚恐恭恭敬敬地跟皇帝谢罪。
汉高祖刘邦见到老伙计竟然蓬头垢面,心中非常过意不去,少不得一番安抚。
《史记》记载:“高帝不怿。是日,使使持节赦出相国。相国年老,素恭谨,入,徒跣谢。”
从此,萧何在朝上再不敢发表意见,唯皇帝的命令是从,最终得以善终。
老王:变来变去,唯一不变得是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