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坚何以得以成为隋朝的开国皇帝?

隋朝开国皇帝杨坚之所以能够成功建立隋朝并登上皇位,主要原因在于他具有出色的政治智慧和领导能力。杨坚在整合北周残余势力的过程中,善于利用各方势力,巧妙地打破各家坚守,最终成功统一北方。同时,他对民众的政策也十分得民心,深得人民的拥护和支持。这些因素共同造就了杨坚成为隋朝开国皇帝的历史地位和功绩。

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

从依靠遗诏掌权,到被禅让执掌江山,杨坚的登基之路,基本没有东征西讨的艰辛。

他的隋国公,也完全是因为门第的原因,继承了其父杨忠的爵位。

杨坚何以得以成为隋朝的开国皇帝?

在北周复杂而又诡异的证据之中,杨坚凭什么一方面如履薄冰,另外一方面又闲庭信步,不断扩大自己的力量。

我们不得不说,杨坚有我们一般人,所看不到的长处。

他的长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小性格沉稳;二是气质与众不同。这些长处本身,使他个人具有了信得过、靠得住的信息和气场。

《隋书》记载,宇文泰看到16岁的杨坚,说了一句话:“此儿风骨,不似代间人”。“代”就是“世”,这个年轻人如此风骨,如此气度,这哪里相士人间的人呢?

《隋书》记载,宇文宪曾不断提醒他的哥哥宇文邕说:“普六茹坚相貌非常,臣每见之,不觉自失,恐非人下,请早除之”。“普六茹”是宇文泰赐给杨坚父亲杨忠的鲜卑姓,普六茹坚指的就是杨坚。能够使用兵不在白起、韩信之下,有文韬武略的宇文宪说这种自愧不如的话,再次说明杨坚的气场及气度之强大。

回到中国历史的大环境之下,中国战乱200多年,也该稳定了。

一旦国家要稳定的时候,这个时候的统治者正好也属于稳定型的,就像曾经的刘邦,历史选择了他,他不会以暴制暴。杨坚也恰恰是这一类型,社会要稳定,国家要安定,杨坚也恰恰代表了稳定和安定,更重要的是他继承了宇文邕统一全国的伟大事业。

公元581年,隋朝与南陈相比 完全形成了以卵压石之势,南陈安全被挤压在江南的一个角落里。面对这种形势,隋文帝不急于发动攻击,而是采用了谋臣高颎的两个意见,一是迷惑敌人,在南陈农忙之季,南下骚扰;二是疲惫敌人,迂回到南陈的后方,火烧南陈的粮草辎重。

公元588年,建国将近8年的大隋,隋文帝发布讨伐令:“斩直言之客,灭无罪之家,期天造恶,祭鬼求恩—自古昏乱,罕或能比—衣冠钳口,道路以目”。民众被你剥夺殆尽,直言极谏之士被你惩罚,阿谀奉承之士,得到你的重用,江南民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我大隋将士随时待命,准备吊民伐罪。

《隋书》记载,“兵五十一万八千,皆受晋王节度,东接沧海,西拒巴、蜀,旌旗舟楫横亘数千里”。何若弼由扬州渡江,占领京口;韩擒虎由庐州出发,六合渡江,占领当涂。一个在南,一个在北,夹击健康,势如破竹。

公元589年,随军占领健康,由五胡十六国导致的200多年的战乱和分立,重新回于归统一。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