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乱不断的三国时代,让人不禁疑惑的是,为何诸多豪强如吕布、曹操、刘表、刘璋等选择信任反复无常的刘备?刘备身世不凡,却因种种不被看好的原因频频落魄,然而他用其仁义之心与谋略智慧最终赢得了众人的信任。吕布曹操刘表刘璋虽多次受刘备所害,却依然选择信任并依赖于他,究竟是何原因使得这些英雄豪杰对刘备如此信任呢?
首先说下啥叫枭。枭从鸟从木。《说文》:枭,不孝鸟也,日至捕枭磔之,从枭头在木上。《汉书·郊祀志》注:孟康曰,枭鸟食母,黄帝欲绝其类,使百吏祠皆用之,作枭羹以赐吏民。就是说枭这种鸟非常凶恶残忍且不孝,长大后就把自己母亲吃了,所以人们抓住枭就把它的头割了挂在树枝上示众,把它的肉熬了汤大家分了喝,以儆效尤。让那些不孝之子看到不孝的下场。
刘备曾经投奔吕布,陈宫跟他说,刘备是个反覆难养的枭雄,应该趁早把他干掉。结果吕布不听,还把这些话告诉了刘备,刘备心不自安,请求屯留小沛。不久两人闹翻,刘备跑到曹操那里带领曹操杀了个回马枪,活捉了吕布。吕布跟曹操说,当今天下也就是我能跟您抗衡一下,现在我都成您手下败将了,以后我的马军加上您的谋略,绝对所向无敌。曹操即将跟袁绍决战,正是用人之际,心动了,问刘备,行吗。刘备假装没听见,曹操又问了一遍,刘备说对不起我在思考。曹操问想啥。我在想丁原董卓啥下场。曹操二话没说把吕布宰了。吕布临死大骂,大耳贼最无信者。
刘备投奔曹操之后,曹操表先主为左将军,礼之愈重,出则同舆,坐则同席,就差寝则同床了。曹操手下被吹上天的谋臣郭嘉跟曹操说,刘备是个反复无常的枭雄,不会久居人下,应该赶紧宰了。但是曹操不听,还跟刘备煮酒论英雄。没几天刘备就伙同董承搞了个衣带诏,准备干掉曹操。但是没等到动手先撤了,躲过了曹操的大清洗。曹操回过头痛殴刘备,刘备扔下老婆孩子跑到了袁绍这里。袁绍亲自出城二百里迎接他,没几天刘备一看袁绍很可能干不过曹操,得赶紧想辙,于是假称要去刘表那里搬救兵抄曹操后路,袁绍于是放他走了。
刘备到了刘表这里,刘表亲出郊外迎接,以上宾礼待之,还给了他好多人马让他屯兵新野。结果刘备收买人心能力超强,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多,表疑其心,阴御之。没多久刘表死了,刘备就和孙权联合打败了曹操,瓜分了刘表的荆州。再没多久益州刘璋怕曹操过来收拾他,于是向刘备求援。刘备带领大队人马来到益州,刘璋部下也劝他早日干掉刘备,因为刘备枭雄名声已经烂了大街,但是刘璋不听,没几天刘备果然动手夺取刘璋的地盘,打了一年多时间开始围攻成都,成都吏民人人愿意死战殉城,但是刘璋为了满城百姓免遭涂炭,选择了开城投降。
或许有人问,既然人人都知道刘备是个反复无常的枭雄,为啥还要重用他而不是杀掉他。原因有三。第一刘备的确是人才,爱才之心人皆有之,各位大佬都想将他收为麾下为己所用,换言之很有利用价值,所以没有杀他。第二各位大佬总觉着自己能够将刘备收为己用。刘备背叛别人那是别人没有驭人之术,自己比他们都强。就如训烈马,你们骑不了,我能。所以重用了刘备。第三,当时的天下大势正是人才可以自由流动的高峰期,就如曹操所说,我明知道刘备是个反复无常的枭雄但是我还要用他,这是向天下人才表明一个态度,我曹孟德唯才是举,就连刘备这样卖草鞋起家动不动扔掉老婆孩子跑路背叛老板如走马灯的反复无信的小人我都重用,你们还有啥顾虑的,赶紧来吧。或者有人说,那吕布也是三姓家奴,为啥被杀了。这个小编也解释不了,可能是吕布命不好吧。刘备耳朵大有福。
参考书目:《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