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清朝是离我们年代最近的一个封建王朝。康雍乾年间是其盛世,但从嘉庆皇帝开始,清朝的统治、文化和经济已经走向下坡路。在晚清时期,清朝面临内忧外患,慈禧的统治使局势更加岌岌可危。在慈禧执政的近半个世纪中,为了维持统治,清朝签订了许多丧权辱国的条约。这些不平等的条约大多由李鸿章代表清朝签署,导致他身负背锅和骂名。

李鸿章是晚清时期重要的大臣之一,在国际上以及对李鸿章的评价都很高。虽然晚清时期,大清国处在一个较弱的地位当中,而李鸿章经常代表大清国去跟欧洲列强以及日本去谈判,然而却显得不卑不坑,张弛有度,让对面的外国谈判者都感到一些压力,也从心底里佩服这位大清国的重臣。一些历史学家这样评价李鸿章,李鸿章这一辈子都在做一个纸糊的房子,而外国人之所以对李鸿章评价高或者敬佩他,都是因为这种房子看起来还像样儿,而房子的主人慈禧却毫无作为,而住在房子里面的人,比方说我们大清国的子民,却看到它满目疮孔,岌岌可危,索性就把它拆了。

日本人想拉拢李鸿章,李鸿章这样的回复,让其尴尬无比
由于清朝内廷的腐败,经过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惨败于日本,因此李鸿章也签订了著名的《马关条约》,而代表日本的是伊藤博文,他对李鸿章无论是在文采,还是在谈判技巧下,都无比的佩服。甚至还想着李鸿章归降到日本帐下,李鸿章当时只是轻轻的一笑,这一笑又带着一些鄙视。却让伊藤博文顿时十分的尴尬,竟无言以对。李鸿章其实心里跟明镜似的,伊藤博文,这是在向他抛出橄榄枝,这不是在挖大清国的墙角吗?

老外眼中的李鸿章是怎样的?
很明显李鸿章,并没有让伊藤博文满意,相反!在谈判的进展中,李鸿章是恪尽职守,殚精竭虑,尽可能的最大限度为大清朝少赔一些赔款,甚至在日本挨了一发子弹,可是那又如何?即使自己一生当中,签订了将近30多个不平等的条约,虽然说各个丧权辱国,但是那又如何?面对这个满目疮口的国家,依然不能放弃自己维护国家,保护国家,拯救国家的使命,慈禧对李鸿章评价为是再造玄黄之人。而在国人眼中,对李鸿章的看法却十分的有争议,可以说毁誉参半,但是世界上在19世纪公认的三大伟人当中,李鸿章却排在第一位,可见李鸿章在外国人眼中是多么的受敬佩,其次是格兰特和俾斯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