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四世纪,西罗马帝国面临严重的奴隶制危机,国内奴隶、隶农和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此外,国外蛮族的入侵也加剧了西罗马帝国的衰落。最终,476年奥多亚塞控制意大利全境后,西罗马帝国走向灭亡,教皇成为罗马城的一般主教。至此,欧洲也进入了中古时代。
自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帝国东部罗马政权的延续被称之为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廷帝国)。东罗马帝国位于欧洲东部,领土曾包括欧亚非三大洲的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意大利和原南斯拉夫的大部、伊比利亚半岛南部、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利比亚、突尼斯、今阿特拉斯山脉以北的阿尔及利亚和今天摩洛哥的丹吉尔在七世纪之前也曾是帝国的国土。
公元七世纪至八世纪上半叶,在亚平宁半岛上存在东罗马帝国、伦巴德王国的和教皇三种势力。
751年,伦巴第人攻陷东罗马帝国控制的意大利拉文纳总督区,直接威胁教皇统治的罗马公国。此时,教皇名义上的保护者东罗马帝国的注意力集中于东方,且远离罗马,无力为教皇提供保护。于是,教皇便不得不寻求支持力量,他转向了当时比较强大的法兰克王国,要求与法兰克王国结成政治和宗教联盟。宫相丕平、法兰克王国的实际独裁者就成为罗马教皇争取的对象。
丕平通过地区主教向罗马教皇扎卡利亚斯捎去了口信:“法兰克国王虽属王族和称王,可除在公文上签名外实际没有任何权力。换言之,他们无权,只会照宫相的吩咐办事。”教皇为换取法兰克的支持,表示“谁为法兰克操劳,谁就是它的主人”。
751年,丕平在苏瓦松举行王国大会,教会为其涂抹圣油,赐予王权,而墨洛温王朝最后一任王希德里克则被剃掉头发,关进了修道院,“矮子丕平”开创的法兰克加洛林王朝取而代之。
关于诺曼征服的评价如何?有着什么影响
« 上一篇
关岛战役战前双方有着怎样的准备?投入了多少的兵力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