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帝王墓都是布置了各种机关,希望能躲避盗墓贼的光临。然而,由于这些墓穴的名声太大,所蕴含的珍宝也不少,因此往往成为盗墓贼的主要目标。但是,皇帝们也采取了其他方法来隐藏他们的陵墓位置。例如,曹操曾建造了七十二个冢作为诱饵,但最终也未能幸免于难。
但朱元璋的陵墓却是一个例外,他的陵墓位于南京玄武区。从1398年,朱元璋去世地宫启用,陵墓至今已经有613年了。整座帝陵占地达到2000多亩,从下马坊到宝城,明孝陵至今保留着明代最初的格局。整个陵墓的设计非常巧妙,除了各种花鸟虫草,还有一套完整的排水沟,能保证陵墓不会因为积水而毁坏。
网络配图
在明清两朝,被盗掘的皇陵也不少。民国时期,康熙、慈禧的陵墓就曾遭到严重盗掘。那朱元璋的皇陵为什么没有人能够盗掘呢?原因有三点。
第一点,朱元璋的身份特殊。
做为最后一个汉人王朝的开创者,朱元璋在民间的地位一直不低。尤其朱元璋本人是穷苦孩子出身,深知民间疾苦,当上皇帝后,做了不少对老百姓有好处的事情。比如减轻赋税,诛杀贪官,这些实实在在的事情,都给老百姓带来好处。
网络配图
在他的治理下,明朝的国力确实蒸蒸日上,不再是经历乱世后的贫困凋敝。对于这样一位为老百姓着想的皇帝,自然会受到更多的尊崇。
第二点:朱元璋去世后,明孝陵依然得到很好的保护。
明朝时期,朱元璋的陵墓常年都有5000军队驻扎,这些人的职责就是专门保护陵墓的安全。到了清朝之后,朱元璋成为了一种象征。清军入关后,虽然迅速打下江山,但却坐不稳。为了缓和这种矛盾,摄政王多尔衮打下南京后,亲自到明孝陵祭告,康熙、乾隆甚至行三叩九拜的大礼。
网络配图
比较有意思的是,太平天国和曾国藩先后占领南京后,都曾经到明孝陵当中祭拜。但明孝陵的地面建筑就是在太平天国的战火中被毁,曾国藩只花了740两银子做一些小修缮,修的也只是康熙亲手写的石碑。
第三点:明孝陵的防盗优势和地位位置。
总体上来说,明朝陵墓的防盗措施做的都还不错。当年郭沫若主张发掘朱棣长陵时,工作人员在长陵找了很多,也没有找到可以发掘的路口。而且朱元璋在位期间,明朝还是比较有钱的,对于防盗措施都做得比较好。不像崇祯,死的时候都是临时找贵妃的陵墓凑合的埋了。
而且明孝陵位于南京,大城市旁边,盗墓贼即使想搞出大动静,也容易被发现,自然会收敛很多。